18歲的高中生清子(化名)幾年前不幸遭遇車禍,導致無法用正常的姿勢走路,少女備受打擊。最近,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康復科專家?guī)椭遄语@著改善頑疾,而秘訣就是“超聲引導下肢痙攣肌群A型肉毒毒素注射+康復訓練”。
據(jù)清子的媽媽介紹,從小品學兼優(yōu)的清子在幾年前遭遇車禍,導致腦出血。經過積極治療,雖然智力沒有受到影響,但從此左腳走路時足跟難以著地,小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走路容易勞累。今年高考,清子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上了廣州某大學,她非常希望能以正常的步伐行走在人生的新階段。
清子經歷車禍后,雖然在當?shù)蒯t(yī)院嘗試過康復、針灸等治療,但效果一直不佳。一家人四處尋醫(yī)問藥,最后慕名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康復科副主任伍少玲教授。通過對清子下肢肌群肌張力、肌力和步態(tài)進行詳細評估,伍少玲決定為她進行超聲引導下左側腓腸肌、比目魚肌、脛骨后肌等肌肉A型肉毒毒素注射,結合注射后沖擊波放松跟腱、步態(tài)訓練等。僅兩周治療后,清子的下肢運動和步行功能已有了顯著的改善。重拾自信的她即將和同齡人一起開啟大學新生活。
據(jù)伍少玲教授介紹,目前肢體痙攣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、牽伸、康復訓練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療等。作為“美容除皺利器”而為公眾熟知的肉毒毒素,其實本領十分強大。在解痙治療中,它具有起效迅速、針對性高、可重復使用和風險低等特點,通過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,抑制了神經肌肉接頭處的神經沖動傳遞,從而起到降低肌張力的作用。
伍少玲表示,超聲引導下肉毒毒素治療肌肉痙攣具有三大優(yōu)勢:一是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療,降低痙攣肌肉的肌張力,快速起效;二是全程超聲引導注射,實時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,精準定位靶點,安全可靠;三是對不同患者實施精準評估,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訓練,更全面促進下肢肌力和功能改善。(全媒體記者任珊珊通訊員張陽、黃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