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座宋代石橋,位于南京燕子磯規(guī)劃展示中心內(nèi)。石橋底部全部由青石板互拱而成。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的它的樣子,是由常州孫復瑞在1914年募捐重修而成。
走上橋面,可見50厘米見方的青石一一鋪展,700多年來,行人的踩踏已將石面磨平。在橋的兩側(cè)有十余節(jié)石欄桿,靠橋身南側(cè)一面,離橋面約1米處,嵌有螭首伸出橋身。
寒橋,又名韓橋。在宋代,它往南可達南京城,往北可到長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,實為長江南岸的一條重要通道。當年,南宋王朝為抵御金國南侵,由姚希得創(chuàng)建寧江新軍,沿江南岸設(shè)了八個屯,派兵駐守,韓橋就是其中之一。到了清代,駐南京的八旗兵,也將韓橋作為守備重點。由此可見,韓橋在歷史上,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。
以上均見正史記載。而在民間記憶中,寒橋的故事更為傳奇。據(jù)《棲霞年鑒2004總第2卷》:明朝初年,朱元璋定都南京,軍師劉伯溫巡視外城,見薛家村有座韓橋,劉基想,這里又是“雪”(薛)又是“寒”(韓),寒氣太重,定是一塊靈地,對朱家王朝不利,必須破掉它的地氣。于是,劉基仔細觀察了地勢,命人在“寒橋”不遠處造了座“火神廟”,又在廟的北邊河上建了座橋,取名“里鍋橋”,這樣有鍋有火,寒(韓)氣自然就消了,雪(薛)也就化了。如今,薛家村隨著村民的遷徒,僅剩一個地名,里鍋橋在上世紀90年代被洪水沖跑了,寒橋作為區(qū)級文物保留至今。
如今,站在寒橋橋頭,在橋西面的茂密青草叢中,還能見到一座石碑,正面刻有碑文,上有“保魯皖之民渡江而來”、“鄉(xiāng)人之過此橋及北人之渡”等字。碑的另一面,刻有“民不病涉”四字,意思是說,“寒橋”修好后,百姓再不用受涉水渡河之苦了。
城市的發(fā)展日新月異,寒橋已經(jīng)失去了其實際功用,“水滴寒橋淡畫聲”的古典生活情景也見不著了。它單純的作為一個宋朝建筑留存了下來。如今,在南京的眾多橋梁中,能與之相媲美的,僅有溧水宋代的長樂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