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(jié)前夕,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“生命”紀念豐碑前,擺上了白色和黃色的菊花。每年,北京市紅十字會都會在此舉辦生命追思會,來此悼念的除了逝者家屬,還有醫(yī)學院的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。他們將敬意獻給讓生命發(fā)出最后一束光的“大體老師”們。
北京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會長李寶峰介紹,本市設立了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、北京大學醫(yī)學部、首都醫(yī)科大學共三家北京市紅十字會志愿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,負責遺體捐獻的具體接受和醫(yī)學教學、科學研究工作。截止到2021年底,本市超過2.8萬人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,已有近4000人實現(xiàn)了遺體捐獻。“希望社會更多的有識之士關注、了解、理解和支持這項事業(yè)。”
“他是萬千平凡人的一個縮影”
遺體捐獻者的名字被描金鐫刻于紀念碑上,每個名字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。
就職于首都醫(yī)科大學的姚紫彤去年送別了自己摯愛的父親。父親走得突然,讓她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接受;唯一有些安慰的是,幾年前,她尊重父親的意愿,同意父親進行了遺體捐獻的登記。“父親是在我爺爺去世后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后事的。”姚紫彤說,傳統(tǒng)的遺體告別儀式讓父親有些不太認同,“我父親覺得,人在去世后再講究排場、做些表面文章是很沒有意義的;生前家庭和睦、其樂融融,去世后能有點兒實實在在的貢獻,就再好不過了。”受姚紫彤工作的影響,父親對人體標本的稀缺狀況有所耳聞,便動了遺體捐獻的心思。
“他就是萬千平凡人的一個縮影,也沒有什么豪言壯志,只是樸素地想再多做點兒什么。”
“他們雖已作古,但生命不息”
站在紀念碑前,高巖久久凝視,這里長眠著他的父母和岳母。
“父母都是抗戰(zhàn)初期參加革命,晚年也多次跟我們聊到身后事。”1999年,高巖父母從報紙上看到消息,得知北京市成立了志愿捐獻遺體辦公室,并頒布了《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獻遺體暫行辦法》,便立刻讓自己的大女兒去了解情況、準備資料;當年的7月1日,兩位老人簽署了遺體捐獻申請表,成為北京市最早的遺體捐獻志愿者。之后,老人在和親朋好友見面時,也不時提到這件事情;在他們的影響下,不斷有親友做出同樣的決定。高巖的岳母就在遺囑中寫明:死后將遺體捐獻,為祖國醫(yī)學事業(yè)做出自己的最后貢獻。
“雖然他們已經(jīng)作古,但是生命不息;他們不僅是我們的親人,也是我們的榜樣。”
帶動老伴兒媳一起捐獻遺體
捐獻遺體同樣是現(xiàn)年95歲的何振生一直以來的心愿。
據(jù)她的兒子田毅輝介紹,母親是偶然看報紙時了解到,連北京市這樣的大城市,可供醫(yī)學解剖的遺體資源都十分匱乏。何振生便與家人商量,百年后將遺體捐獻出去。老伴兒想不通,“入土為安的老規(guī)矩不能說改就改。”兒子也不同意,“捐出遺體,親戚朋友會認為我不孝順,舍不得花錢買墓地。”何振生心里卻拿定了主意,她從報紙、書刊、網(wǎng)絡整理了很多關于遺體捐獻的資料,擺事實講道理,家里人慢慢被打動。最終,2012年7月,何振生和老伴兒一起在北京大學醫(yī)學部辦理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(xù)。2013年,何振生的老伴兒去世后,如愿完成遺體捐獻;2016年,其二兒媳離世后,也進行了遺體捐獻?,F(xiàn)在就連照顧何振生的阿姨也被打動,動了遺體捐獻的心思。
“為祖國的醫(yī)學事業(yè)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是我最后的一點心愿。”何振生說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