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(⊙v⊙)
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(⊙v⊙)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地球知識局微信公眾號:地球知識局
NO.2376-俄羅斯目標向東
作者:Sha
制圖:金槍魚 / 校稿:辜漢膺 / 編輯:金槍魚
12月19日,在經過兩個月熱火朝天地反復商議后,歐盟理事會終于宣布最終版本的天然氣臨時法案已經達成通過。該法案將于2023年2月15日起執(zhí)行,有效期一年,期間將被定期監(jiān)管,價格上限也由之前提議的275歐元/兆瓦時下調至180歐元/兆瓦時。
上限價格的下調看起來是很大的讓步
但真正的問題在于這是否是個白條法案
(圖:壹圖網)▼
法案將對歐洲重要的天然氣交易風向標——荷蘭產權轉移設施(TTF)的即月、3個月和1年期交付的期貨合約生效。意思是,當即月TTF價格連續(xù)3個工作日高出同期液化天然氣(LNG)全球參考價格35歐元時,限價機制即被觸發(fā)。
屆時,高于限價的合約將被拒絕執(zhí)行至少20個工作日,只有當價格再次持續(xù)低于限價3個工作日以上,該限制才可被解除。但是,一旦歐盟宣布緊急狀態(tài),該法案將被暫停。
今年8月26日,荷蘭TTF天然氣即月期貨結算價達339.2歐元/兆瓦時,刷新歷史紀錄▼
其后,克里姆林宮發(fā)言人表示,歐盟這種舉措無疑是對市場定價做出的不可接受的“攻擊”行為。僅在兩日后的12月21日,俄總統普京就向世界宣布了對俄能源和經濟有至關作用的“大事件”,即“科維克塔—恰揚達”段天然氣管線正式投產運行。
俄總統普京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(yè)股份公司(簡稱俄氣公司)總裁阿列克謝·米勒通過視頻方式參加了該儀式。
歐盟與俄羅斯就能源問題的屢屢過招究竟釋放何種信號?科維克塔氣田的啟用又意味著什么?我們就此淺聊一下。
正在和阿列克謝視頻參與項目啟動儀式的普京
(圖:壹圖網)▼
自今年9月開始,歐盟國家就對天然氣限價問題討論來討論去,一直沒能達成統一結果。然而,歐盟并非只有發(fā)達國家,更有東歐等一眾發(fā)展中國家,貧富差距和基礎設施差異等因素,讓二者面對能源和經濟問題各有各的難處,很難達成一致。
此時,綜合實力較強的國家或許還能硬抗一段時間,但實力較弱的就很難堅持。
俄羅斯以各種借口給歐洲國家能源斷供
這讓大洋彼岸的美國LNG又大撈特撈了一筆
(圖:shutterstock)▼
德國作為歐盟中的“頂梁柱”,自“北溪一號”爆炸以來,早已為尋找替代能源忙的焦頭爛額,自然沒心情分擔歐盟其他兄弟的煩惱。因此,德國一開始是不同意天然氣限價機制的,認為這將導致明年天然氣短缺。
然而,有的歐盟國家認為,歐盟既然能作為一個整體力挺烏克蘭、制裁俄羅斯,那就也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解決隨之而來能源成本和瀕臨崩潰的工業(yè)難題。
本就不是什么同林鳥,大難臨頭當然想各自飛
只會想著讓大家“安全過冬,節(jié)約燃氣” ▼
最終,在德國投了贊成票,荷蘭和奧地利棄權后,該法案終于塵埃落定。不過該政一出,引來不少專家對其可行性和實際效果的質疑。
我們可以對歐盟做出的天然氣限價機制簡單理解為,買方想買貨,但要求賣方不能超過買方制定的最高價格銷售。
普通吃瓜群眾大概也能聽出這故事中的“不合理”之處,歐美自然更是明白其中的艱難與危機,因此該法案針對的只是TTF期貨合約價格,但并沒有限制場外交易。也就是說,即便是TTF價格觸及上限,歐洲依然可以采購“高價”場外現貨,這跟掩耳盜鈴區(qū)別好像不大。
根據SEB Markets的估計,大多數歐洲大型消費者
實際都是通過場外交易完成液化天然氣的買賣
(圖:壹圖網)▼
其次,大家都知道市場價格的底層邏輯是供需。歐洲能源無法自足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,全球能源市場能供應天然氣的國家又是有限的,其中俄羅斯以得天獨厚的先天優(yōu)勢占據全球儲量第一,留給歐洲的選擇不多,更別提還有亞洲這個天然氣需求與日俱增的競爭對手。
在保持雙碳政策的前提下,天然氣市場明顯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,要想實際解決這個困局看上去只有能源轉型這條路,但實則遠水解不了近渴。歐洲短期買些“高價”貨或許可以,長遠來看略顯不切實際。一旦現貨市場緊俏,限價機制便成空談。
從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就能看出來
這件事情上作為買方的歐盟,談判權很低 ▼
還有很多分析專家表示,此次的天然氣價格上限更多是歐美面對能源危機、通脹民怨以及國內大選等諸多問題時進退兩難的無奈之舉,更像是面對俄烏沖突和以上諸多問題做出的一種“姿態(tài)”。其實際效果甚至是否最終真能落地,并得到有效監(jiān)管,都應打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究其根本,這并不僅僅是政治問題,還是商業(yè)市場問題,錯綜復雜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面對種種制裁,俄方至少在外交層面上明確表明不會做虧本買賣。
該怎么賣就怎么賣
(圖:shutterstock)▼
簡單來說,畢竟俄羅斯的能源儲量優(yōu)勢是任何人都無法忽略的事實,西方實在不應低估俄羅斯的能源底氣。“東西好,不愁賣”這個道理大家都懂。不管西方如何制裁,市場需求也是現實存在的,有人需要能源,有人需要外匯。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不會坐以待斃,就看商業(yè)貿易如何變通。
從目前的局勢來看,俄羅斯作為天然氣大頭供應商
銷路依然是不愁的(圖中僅以俄羅斯LNG為例)▼
盡管天然氣限價政策屢遭質疑,但德國態(tài)度的轉變,從一定程度上表明歐洲與俄羅斯天然氣脫鉤的決心。因此,雖然起步晚了些,但俄氣也不得不盡快戰(zhàn)略性“東轉”。
隨著歐洲擺脫對俄能源依賴的決心日益堅決,俄羅斯也迅速將目光由西向東轉移至亞洲,尤其是中國這個大客戶身上。
由于過往的俄氣主要供往歐洲,雖有部分供往中國,但基礎設施還無法與俄歐之間的相媲美,因此俄羅斯也在全力加緊向華輸氣管線的完善。
作為俄東部天然氣儲量最大的凝析氣田,科維克塔氣田的全面啟用就是一個里程碑的標志。
科維克塔氣田衛(wèi)星圖(上)現場圖(下)
(圖:路透社 / 塔斯社)▼
雖然該氣田于1987年就已發(fā)現,但所有權的多次變更讓其開發(fā)拖至2019年才正式開始。據了解,該氣田天然氣可采儲量有1.8萬億立方米,年產能約270億立方米。除此之外,還有可采凝析油儲量約6570萬噸。
除了其豐富的能源儲量,“科維克塔-恰揚達”段管線的投產通氣更是意味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,即“西伯利亞力量”管道,全線貫通。
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”由兩國各自負責境內段建設
中國境內的“萬里長江第一長隧”前不久剛剛竣工
(圖:壹圖網)▼
2014年5月,中俄簽訂價值4000億美元的《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》后,“西伯利亞力量”開始建設,并于2019年完工,同年12月開始正式向華輸氣。
2019年,西伯利亞力量第一段“最后一公里”焊接完成
(圖:維基百科)▼
該管道途經伊爾庫茨克州、薩哈(雅庫特)共和國和阿穆爾州等3個俄聯邦主體,并在布拉戈維申斯克抵達中俄邊界,全長約3000公里,是俄羅斯東部最大的天然氣輸送系統。
其中,溝通科維克塔氣田和薩哈共和國恰揚達油氣田的“科維克塔-恰揚達”段管道長約804公里。該段的正式運行能增加俄氣向其東部消費者以及中國的輸出量,或許象征著國際能源貿易的重要轉折點。
“西伯利亞力量”管道全路段▼
“西伯利亞力量”的滿負荷輸氣量為380億立方米。除此之外,今年2月中俄簽訂的《遠東天然氣供銷協議》,明確俄氣將經“遠東管道”增加向華輸氣量約100億立方米/年。
今年3月,俄氣公司宣布途經蒙古的“西伯利亞力量2號”進入初步建設階段,將于2030年投入使用,全長約2600公里,其輸氣量可達500億立方米/年。
如此看來,以上工程全部完成后,俄氣向華輸出量可達980億立方米/年。
西伯利亞力量2號可以極大地滿足
中國每年的天然氣進口需求▼
如今,俄羅斯已成為中國第三大天然氣供應商,“西伯利亞力量”也將成為中俄能源合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。
現今,俄羅斯正在加快完善其東部地區(qū)的天然氣生產、加工、運輸綜合體,以確保其東部地區(qū)和國外客戶的穩(wěn)定供應。
不難看出,俄氣由西向東戰(zhàn)略轉移一定程度上緩解俄氣在歐洲方面遇到的挫折,尤其是在“北溪”管道停運后,“西伯利亞力量”將對俄羅斯東地區(qū)甚至全國的能源和經濟發(fā)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。
盡管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尚無定論
但無論如何,俄羅斯都將計就計,布局亞洲市場
(圖:壹圖網)▼
目前,全球天然氣供應相對混亂,中國也在以飛快地速度加強天然氣進口。當前中國天然氣年進口量的10%來自俄羅斯,其中包括管道運輸和LNG。一旦在建項目全部完成,俄羅斯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。
同時,為了削弱美元的能源霸權地位
中俄許多能源交易只通過盧布和人民幣支付
(圖:圖蟲創(chuàng)意)▼
中俄加強能源合作對于中國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,穩(wěn)定的能源供給將為中國尤其是北方地區(qū)的冬季用氣提供重要保障。同時,也使中國減少對煤炭的依賴,盡早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加速能源轉型進程。
雖然目前“西伯利亞力量”暫未實現滿負荷輸氣,但該管道的全線貫通有可能提前實現滿負荷輸氣目標,部分分擔中國海上能源進口的壓力。
盡管已經努力了很多年
中國的能源結構依然十分依賴進口油氣
(圖:壹圖網)▼
除中俄兩國外,俄氣東輸或將有利于上合組織內部的其他國家。近年來,有消息稱“上合組織天然氣網絡”也在討論計劃中,“西伯利亞力量2號”將成為其中一部分。
此外,還有俄羅斯-哈薩克斯坦-烏茲別克斯坦-阿富汗-巴基斯坦管道,伊朗-巴基斯坦-印度管道,土庫曼斯坦-阿富汗-巴基斯坦-印度管道和巴基斯坦溪。倘若該網絡能夠建成,上合組織國家能源將有所保障,其在國際能源貿易中的地位也將有所提高。
由此可見,脫離歐洲的俄氣或許能在亞洲地區(qū)找到新的生機,同時實現參與國之間的互利互惠。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我們拭目以待。
上合組織成員國相互之間的管道鋪設(部分)▼
參考資料:
1.陳子帥,俄羅斯東部最大凝析氣田投產,助力出口“向東轉”,環(huán)球網,2022-12-23
https://www.sohu.com/a/620277513_162522
2.李春輝,“西伯利亞力量”天然氣管線全線貫通 中俄能源合作持續(xù)深化,經濟日報,2022-12-23 http://www.chinapower.com.cn/xw/cycj/20221223/180791.html
3.耿鵬宇, “西伯利亞力量”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,新華社,2022-12-23
https://www.qhlingwang.com/xinwen/guoji/2022-12-23/582785.html
4.俄羅斯科維克塔氣田投產,中俄東線增添新氣源,今日大宗,2022-12-22
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HP78T0MS0518KVG5.html
5.深度分析歐盟天然氣價格上限臨時法案,金融界,2022年12月21日
https://finance.sina.com.cn/roll/2022-12-21/doc-imxxmspw0884630.shtml
6.Reid, The EU agreed to limit gas prices, but some analysts are skeptical, CNBC, Dec 20 2022
https://www.cnbc.com/2022/12/20eu-agreed-to-limit-gas-prices-but-some-analysts-are-skeptical.html
7.中國俄羅斯加碼能源合作:“西伯利力量”管道將達980億立方米/年,騰訊網
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20316A09HQH00
8.中俄能源管道合作生變?西方不僅小看俄羅斯,更低估了中國,騰訊網
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21205A05Y1700
9.Kabakci, China is set to become Russia’s main gas importer to replace EU,WORLD ECONOMY, 13.12.2022
https://www.aa.com.tr/en/economy/china-is-set-to-become-russias-main-gas-importer-to-replace-eu/2762421#
10.Putin oversees launch of Siberian gas field feeding pipeline to China, Reuters,2022-12-21
https://www.reuters.com/world/europe/putin-oversees-launch-siberian-gas-field-feeding-pipeline-china-2022-12-21/
*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,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
封面:shutterstock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