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網絡適老化的普及等外部條件變化,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轉變消費方式,愿意嘗試網上購物了。各大電商平臺已經把“銀發(fā)族”作為市場開拓的目標客戶。然而,老年人對網上銷售的產品信息很難全面掌握,甄別能力也比較有限,更容易在網購過程中遇到問題,老年人網購被騙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。隨著老年人口基數增加,普及網上消費知識,解決、重視并保護老年人的網上消費權益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。
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我國60歲以上人口有2.6億人,占總人口比重達18.7%,而今年2月25日,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發(fā)布的第49次《中國互聯網絡發(fā)展狀況統(tǒng)計報告》顯示,截至2021年12月,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(guī)模達1.19億。處于60歲到70歲之間的“新老年”群體的特征正在不斷顯現出來,他們對消費尤其是網上消費擁有更多的需求。
一方面是需求的飛速增加,一方面則是缺乏判斷力、鑒別力以及網購維權常識的不足,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種不對稱的落差,“圍獵”“收割”老年人?,F在每個社區(qū)都會定期舉辦老年課堂,其中最受歡迎的課程就有網上購物。社工孫穎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:69歲的王先生為了搶幾分到幾毛不等的紅包,經常跟老朋友、老同事們“泡”直播間。在一場直播帶貨中,花了1999元購買了一款腰部按摩儀,但商品送來后,沒用兩天就壞了。王先生給廠家客服打電話,卻一直打不通。此事恰巧被孫穎知道了,她幫著多次聯系,最后協(xié)調直播平臺介入,才把錢退了回來。
“老年人在網上買東西舍得花錢,真遇到產品質量有問題,能自己維權的人卻不多,不少人選擇吃‘啞巴虧’。”市消協(xié)組宣部副主任張旭說,“銀發(fā)族”是一個龐大的群體,所涉及的消費額度更是驚人。他們或許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會慢一些,但并不代表他們就會一直落后、脫節(jié)于社會。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、移動支付方式的普及和消費觀念的改變,為中老年人網購護航,想方設法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已勢在必行,這兩年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法規(guī)、要求和政策。天津市消協(xié)也從2017年開始,每年都會開展老年消費者教育工作,讓更多的老年消費者保護好自己。強化網絡銷售的監(jiān)管,從源頭上治理,確保商品的質量從線上到線下都是過硬的產品,才能更好地保護中老年人以及其他消費者網購的權益。另外,老年朋友在網購中遇到拿不準的情況,不妨多和晚輩商量,讓年輕人幫忙辨別。
關鍵詞: 銀發(fā)族網上消費 刻不容緩 網購被騙 老年人口